江洲

七发七辩 九叹九思
采南朝故事并河东旧闻以自娱。

还是改史书

及谅败,素劾彧心怀两端,以候事变,上不报。素复奏彧迹虽不反,心实同逆,又云大行晏驾,彧闻柳述事败,谓苏孝慈曰:“常慕亡叔忠义。”彧叔敬礼,梁扶风太守,太清之乱,与南康王会理共谋诛景,事泄受戮。上怒,诏徙敦煌。

和朋友讨论了一下,

他的评价:迹虽不反,心实同逆。真的厉害了。比欲加之罪,其无辞乎?还强啊!更厉害的是前面的一段,心怀两端,以候事变。这逻辑很明确啊/doge。莫须有是或许有,逻辑不清晰,这个就很有意思了,你没有谋反的行为是因为你还在等待时机。至于有没有心怀两端这谁说的清啊/无奈

杨素的言辞很厉害,不太会犯那种明晃晃的错误,尤其是幼文没有明确地站在房陵一边。

讨论后觉得

所以他应该是暗示为主,比如刻意把仁寿宫变称为柳述事,提到苏孝慈,柳彧赞叹自家叔叔苏孝慈在场都不是什么大事,但是他用的“忠义”

再联系到两位的事迹,下面有图,就令人遐想无限。

而且柳述和柳彧都同杨素有过节,并且羞辱过他,一箭双雕。

联系你楚的站位,让人猜测他是不是因为和东宫的关系不好才站晋王的

再po 一下蜀王的及太子勇以谗毁废,晋王广为皇太子,秀意甚不平。

以及谅谅,都是和杨勇有关:谅自以所居天下精兵处,以太子谗废,居常怏怏,阴有异图。/及蜀王以罪废,谅愈不自安。

既然如此,晋王就不可能说幼文㛙直了,还是不报比较合适……

第一版:及谅败,素劾彧心怀两端,以候事变,上答曰:“幼文婞直,有何附逆?”素复谮彧迹虽不反,心实同逆,又云大行晏驾,彧闻房陵事,谓其亲曰:“恨不得从亡叔故事。”彧叔敬礼,梁扶风太守,太清之乱,与南康王会理共谋诛景,事泄受戮。上怒,诏徙敦煌。

我再也不吐槽老房子和玄成了,史书是真的难编。

评论

热度(4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